认识“食管癌”

2020-09-14 浏览量:560 来源: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EC) ,是指原发于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8位,并且居世界癌症死因第6位。2018年全球癌症数据最新统计,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数约为57.2万例,在36种癌症中占3.2%,排第7位 ;死亡例数约为50.8万例,占5.3%,排第6位。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率排全球前五,远高于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食管癌早期常无症状。我国多年以来一直非常重视食管癌的诊治工作,但90%确诊的食管癌患者均为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证实,早期食管癌病变仅局限于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且无淋巴结转移,内镜下治疗即可获得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患者 5 年生存率可达 95% 。可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食管癌的病因

        多数学者认为食管癌是一种多病因联合作用产生的疾病 , 生物因素、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和习惯、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和家族史等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遗传因素是食管癌重要因素之一 ,但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在致癌与促癌方面的作用比遗传因素大,长期摄入含亚硝胺类化合物和霉变食物以及烟酒嗜好等因素可能有着更加重要的病因学作用。食管癌的致癌因素和促癌因素作用需要经过长期慢性的积累过程,以中老年为好发人群50岁以上者占食管癌发病率的80%和死亡率的90%。

1.亚硝胺类化合物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强烈的化学致癌物,广泛分布于人类生活环境中,而且在霉菌的作用下,还可以在人体内合成。经动物实验证实,已发现的二三百种亚硝胺类化合物中约80%有致癌作用,可诱发多种动物不同器官的肿瘤,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对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人的353份胃液标本进行亚硝胺化合物分析,发现95%的胃液标本中含亚硝胺化合物。并且,胃液中亚硝胺的含量与受检者食管上皮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2.真菌、病毒感染

        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发病与真菌对食物的污染有关。在河南省林州地区等食管癌高发区的粮食中,发现了串珠镰刀霉、黄曲霉等霉菌。这些霉菌除了产生直接的致癌物外,还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且能促进亚硝胺的合成,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环境污染的真菌、人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食管癌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3.烟酒因素

        吸烟作为食管癌危险因素已被肯定。烟草中的多环芳烃、苯并芘、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质和氧化剂,可造成食管上皮细胞的DNA损伤或引发慢性食管炎,最终诱发食管癌。患食管癌的风险随着吸烟量的增加、烟龄增长而增高,还与烟草的种类、是否戒烟有关。并有研究认为二手烟也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但其机制仍未明确。

        过度饮酒同样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概率。乙醇可作为促癌剂,能促进多环芳烃等致癌物的溶解,促进致癌物质进入食管粘膜,从而增强破坏作用的效果。

        吸烟与饮酒不仅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并且嗜酒又嗜烟的发病危险性比单纯嗜烟或嗜酒的发病危险性高出100倍。

4.饮食因素

        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腌制食物、高温饮食、经常食用过夜蔬菜等均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概率。

        潮汕百姓有食用盐腌海鲜、盐腌蔬菜 (如咸菜、萝卜干 )与鱼露等习惯 , 这些食物含有霉变、苯并芘和亚硝胺 , 是已被公认的致癌物质。

        长期饮食过烫(≥70℃),会反复灼伤食管而产生慢性炎症刺激作用,促使食管细胞增生,增加了食管癌变的可能性。

        过夜蔬菜中的盐可以转化为硝酸盐和微量亚硝酸盐。

5.遗传易感性

        肿瘤的形成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食管癌的发生也具有遗传易感性的特点。食管癌的发病病常具有家族聚集性,提示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6.消化系统疾病史、食管返流病

        据报道,有消化系统病史的个体(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萎缩性胃炎、肝炎、肝硬化等)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频发的反流反复刺激食管黏膜而导致食管上皮细胞的慢性损伤,引起barrett食管炎,而barrett食管炎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7. 社会、心理因素

        长期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精神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以及情绪不稳定也是食管癌致病的相关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家庭成员死亡、经济状况恶化或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其可能的机制是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传导系统等功能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器官代谢紊乱或障碍、DNA自然修复能力减弱甚至障碍,最终引起肿瘤发生。

7.其他相关因素

        贫穷、低收入生活条件、肥胖、高能量和高脂类食物的摄入、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错误的进餐姿势等都可能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


临床表现

        食管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在进食时有哽噎感、胸后有异物感;中晚期则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中晚期则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持续性胸骨后疼痛或背痛、明显消瘦。

        食管癌早期症状如下:

1.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早期阶段,由于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黏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哽噎感,多半吞食类似烙饼等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发现。

2. 食管内有异物感:病人自觉因某一次吃了粗糙的食物而将损伤食管,或者疑为误吞异物,有类似如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贴附在食管上的感觉,吞咽不下,无疼痛,且异物感与进食无关,即使不吞咽,也仍有异物存在的感觉。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管癌的病变位置相吻合。

3. 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常有食管口变小,食物下咽困难并有停留的自我感觉。这些症状只出现进食时,进食之后即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相同的感觉。

4. 咽喉部有干燥感和紧迫感: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顺利,并有轻微疼痛,有干燥、发紧的感觉,吞咽干燥或粗糙食物时感觉更明显。

5. 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患者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既不能指出不适的部位,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

6. 胸骨后疼痛感:常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感,并能感觉得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表现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

7. 剑突下疼痛: 自感剑突下为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出现在吞咽食物时,进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与进食关系不大。


诊断

内镜目前仍是食管癌诊断的金标准,经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目前上消化道内镜诊断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诊断手段方面,原本单一的普通白光内镜逐步发展为色素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电子染色和放大内镜以及自发荧光内镜(autofluorescence imaging,AFI) 等多种技术联合应用。当前对于食管癌早期诊断,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加指示性活检的组合技术作为现阶段的筛查方法。


治疗

   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分为内镜下切除技术和非切除技术,内镜切除技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等。对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微创治疗可实现外科手术同等的疗效。因此通过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可早期发现食管癌,及时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是当前我国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方法。


预防

        食管癌是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基因背景不能改变,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模式是预防食管癌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从长远来看,居民可以积极获取健康知识,远离食道癌的风险因素,高发区居民积极参与卫生机构开展的筛查项目,早诊早治,最终降低食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病因学预防

        不吸烟, 适量饮酒或不饮酒;吃饭时细嚼慢咽, 不吃热烫和高盐食物;多吃新鲜粮食、蔬菜和水果, 保证肉蛋类食品的适量摄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具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体检;改善食物储存和加工方法, 防止粮食发霉和减少腌制、发酵类食品比例。饮茶也可以预防食管癌发生。

        新鲜蔬菜含水果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避免细胞突变,减少有毒物质对细胞基因的破坏,还能减少亚硝胺的形成,具有良好的防癌能力。通过口服维生素 C等抗氧化剂可阻断亚硝胺的胃内合成。适当补充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维生素E、核黄素和硒复方营养素可以降低食管癌发病风险。

        适当生吃大蒜类食物, 其中的丙基硫化物、硒等成分能阻止肿瘤的形成。

        奶制品的一些成分能有效破坏人体内有致癌危险的自由基,并能迅速和细胞膜结合,使细胞处于防御制癌物质侵入的状态,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研究表明,茶叶因其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被作为癌症的保护因素进行研究。饮茶是否作为保护因素与茶叶的种类和发酵形式等有关。喜食烫食是诱发食管癌的一种因素,一般而言,茶是用热水冲泡,饮用温度过高的茶可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总的来说,茶和食管癌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现已发现食管癌高发区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因此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防止水源污染十分重要,利用亚硝胺易光解, 能被水蒸汽引带, 并在漂白粉作用下分解的理化特性, 可对饮用水源进行晒水和漂白粉消毒, 减少外界环境的亚硝胺摄入量。

2. Barrett食管炎  

        Barrett食管作为癌前病变,与食管癌的密切关系已经得到了证实,因此Barrett食管患者应该积极治疗,以避免食管癌的发生。预防性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具有高危因素或者癌前病变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降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这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但是也有一些相反的研究结果。另有研究表明抗反流手术似乎有一定预防Barrett食管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且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总而言之,Barrett食管患者应该积极相关的治疗。


肿瘤预防研究室

陈锦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