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筛查“早知道”

2020-09-14 浏览量:546 来源:

肿瘤预防研究室 陈晓霞


结直肠癌背景:

        结直肠癌是起源于结直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年发病人数占所有肿瘤9.88%,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 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由于国民饮食习惯的改变,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城市中肠癌发病率已经超过胃癌。结直肠癌早期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可达90%,部分可行内镜微创治疗获得根治;而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则不到10%,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结直肠癌确诊时已属中晚期,疗效不佳,故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尽早预防至关重要。

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

        现有的筛查和诊断方法主要有影像学、组织活检和新兴的液体活检:虽然结直肠镜和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但做为结直肠癌主流的筛查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影像学检查费用昂贵、早期筛查率低、有些可作为诊断金标准(如结直肠癌镜),但却具有一定的有创、侵入性而导致患者依从性低等特点,而同样组织活在癌症的检测诊断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因有创,且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取样较困难、取样窗口期有限,并可能增加转移风险,所以对肿瘤早期筛查也很有限。为解决此缺陷,液体活检技术应运而生。

        液体活检是通过检测人体体液或取相关原发灶疾病信息的技术,此类技术具有实时检测、微创、可重复取样和便于连续取样等优点,在精准诊断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可辅助临床肿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结直肠癌液体活检所采用的主要是粪便和外周血标本。其中肠上皮脱落细胞经粪便排出,其中携带有结直肠癌标志物,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提供了便利,因此粪便DNA 检查成为目前肠癌早期筛查研究的热点。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粪便潜血试验或免疫化学法检测粪便中的红细胞,从而对肠癌进行预测。但该方法敏感性约25%-40%,不能令人满意。2014年Thomas F等研究者在10000 例以上的前瞻性队列中,利用液体活检技术检测粪便DNA 中KRAS 突变、NDRG4 和BMP3 甲基化异常。结果表明该试验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分别达到92.3%和42.2%,较现有的潜血试验有了显著提高。目前该试验已经研制成结直肠早期筛查试剂盒,并获得美国FDA 批准上市。

        除了上述研究外,多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和公司也开展了类似研究。一项荟萃分析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总结。该研究纳入了38 项研究共计4867 例受试者,结果显示粪便DNA 甲基化检测对不同分期的肠癌诊断敏感性为0%-100%, 特异性达到73%-100%。常用的诊断标志物包括SFRP1、SFRP2、NDRG4、VIM 等。我国在粪便DNA 检测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2018 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样批准一款粪便DNA 检测产品上市,该试剂盒基于SDC2基因甲基化对肠癌进行早筛。据悉,该试剂盒经过1213 例有效病例的临床验证,敏感性高达84.22%, 特异性为97.85%;对I/II 期肠癌的检出率达到86.71%。此外,国内还有多家从事粪便基因检测的公司,产品处于测试、申报等不同阶段,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品上市。

        除了粪便DNA 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外,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批准了多个肠癌早期筛查试剂盒,包括粪便“miR -92a 检测试剂盒(荧光RT-PCR 法)”、血液“Septin9 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等。目前,这些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仍然有限,我们期待将来有更多的实际应用数据呈现,来进一步证实这些早筛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完善临床上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指南,最终将结直肠癌的精准筛查与预防落到实处。

结直肠癌筛查适合人群:

(1)高龄人群: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肥胖人群

(2)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3)大便潜血或出血、长期肠炎、长期消化不良、长期腹痛

(4)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5)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6)本人有癌症史

(7)符合以下任意 2 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

结直肠癌预防小贴士:

(1)日常尽量少抽烟、最好戒烟

(2)日常尽量少喝酒、最好戒酒

(3)日常少熬夜,尽量不熬夜,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合理运动量和良好情绪状态

(4)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散步

(5)日常尽量少吃高脂肪类食品、少食油炸及辛辣的食品;多饮食高纤维素食品、高蛋白肉制品,多吃蔬菜和水果 。


返回